國家一類資質(zhì)新聞網(wǎng)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常德 > 正文
我的父輩是抗戰(zhàn)老兵:怕也沒用,只能往前沖
時間:2025-08-15
來源:常德日報·常德融媒客戶端
分享到:

《常德日報》2025年8月15日6版

編者按

為銘記歷史,弘揚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常德市檔案館特聯(lián)合常德日報社開展“我的父親是抗戰(zhàn)老兵”口述實錄專題采訪。從戰(zhàn)火中走來,在血脈里生根,讓我們和老兵后代一起,感受最熾熱的愛國情懷,向著民族復(fù)興的偉大夢想奮勇前行。


□劉明陸/口述 常德日報記者 肖慧 粟鈺 見習(xí)記者 鄭子欣/整理

我的父親劉道明今年整整101歲了。歲月染白了他的頭發(fā),卻帶不走他眼中那抹獨特的光——每當(dāng)聊起那段烽火連天的抗戰(zhàn)歲月,那光芒就亮起來,是懷念,是堅韌,更是對我們今天這份和平的深深珍惜。我是他的兒子,這些故事,是他用生命刻下的印記,也是我們家最珍貴的傳家寶。

1941年,年輕的父親毅然參軍,在南縣羅家店集訓(xùn)后,便扛著槍加入了國民革命軍第44軍,直奔湖北宜昌前線。他總感慨那時的艱難:“武器太落后了!整個部隊就幾門‘漢陽造’老炮,日本鬼子的坦克轟隆隆開過來,天上的飛機像烏鴉一樣盤旋,我們只能邊打邊撤?!睘榱送献橙?,他們拼命挖斷公路,修筑壕溝。敵我裝備懸殊,44軍一路退守到常德,最終隊伍被打散了。就在常德城外,父親和戰(zhàn)友們被一支威名赫赫的部隊——“虎賁之師”國民革命軍第74軍57師收編了。

常德會戰(zhàn),是父親心頭最重的一筆。作為74軍直屬工兵營的一員,他的戰(zhàn)場就是鐵鍬下的土地?!靶迲?zhàn)壕、筑工事,就是我們的命!”父親回憶起來,細節(jié)清晰得驚人,他總念叨著在哪處山坡、哪條河邊,甚至哪棵歪脖子樹旁挖過工事,仿佛那些地方就在眼前。戰(zhàn)斗打響后,工兵營先是幫城里百姓緊急轉(zhuǎn)移,緊接著就和撲上來的日軍交了火。然而仗打到一半,一道命令突然傳來:工兵營撤出常德,轉(zhuǎn)赴湘西芷江?!盀槭裁闯??誰也不明白?!备赣H的聲音帶著當(dāng)年的困惑和無奈,“但軍令如山,只能執(zhí)行?!彼8姨崞鹱羁嗟臅r刻——寒冬臘月挖戰(zhàn)壕,“那冷啊,刺骨!手凍得跟胡蘿卜似的,握不住鐵鍬把,可還得咬著牙往下挖,一直挖到齊腰深,人才能在里頭貓著?!?/p>

真正的煉獄出現(xiàn)在湘西會戰(zhàn)中。每每提及,父親的聲音會不自覺地低沉下去:“那28天,天就沒黑過!炮火打得晚上跟白天一樣亮,震得人耳朵嗡嗡響?!比珷I400多號弟兄,一場仗下來,300多人永遠留在了那片焦土上。父親也在那場血戰(zhàn)中負了重傷——一塊鋒利的彈片狠狠擊穿了他的膝蓋!醫(yī)生當(dāng)時看了直搖頭,差點就要鋸掉這條腿了,萬幸,搶救回來了。這塊深嵌的傷疤,成了他身上永恒的戰(zhàn)爭烙印。

除了這些驚天動地的大戰(zhàn)役,父親經(jīng)歷的危險時刻多得數(shù)都數(shù)不清。問他怕不怕,他總說:“打仗的時候,哪里不危險?子彈可不長眼。”他告訴我,戰(zhàn)場上沒有退路:“往前沖還有生的希望,往后退死得更快?!备赣H說得平靜,卻字字千鈞。

1945年,日本投降的消息傳來。父親坐著飛機去芷江參加了受降儀式。關(guān)于那天的細節(jié),他講得不多,但有一句話,每次提起,他的眼睛都亮得驚人,腰桿也挺得筆直:“那天,是我這輩子最揚眉吐氣的一天!”是啊,打了這么多年,終于不用再鉆戰(zhàn)壕、躲炮彈了,和平真的來了。

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父親心里還牢記著一個番號——74軍57師。他常摸著我的頭,又看看圍在身邊的孫輩們,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那一代人,吃盡了苦頭,就是為了你們今天能享福,再也不用遭那份罪了?!鼻靶┠?,父親身體還硬朗時,總愛給孫女和曾孫們講打仗的故事,一遍遍叮囑他們:“要記住歷史,要珍惜現(xiàn)在的好日子?。 爆F(xiàn)在,我的孫女提起曾祖父,小臉上滿是驕傲:“我的太爺爺可是大英雄!”

家里存下的老物件不多,一個父親用了不知多少年的舊飯盆,一條泛黃的舊繃帶,還有幾枚從臺灣寄來的紀念章,靜靜地躺在抽屜里,無聲地訴說著那段硝煙彌漫的歲月。如今,父親年紀大了,我們一大家子人輪流照顧著他。這兩年,他的身體明顯不如從前,不能再開口說話,只能通過點頭表達,但只要提起抗戰(zhàn),他依然會激動起來。

想當(dāng)年,父親能走能說的時候,最喜歡穿著那身洗得發(fā)白的舊軍裝,把珍藏的紀念章整整齊齊別在胸前,精神抖擻地走到街上去。街坊鄰居們看到他,都投來敬佩的目光,那時父親臉上總是露出自豪的笑容。

父親的故事,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記憶。在這個和平安寧的年代里,我們這些后輩,更要牢牢記住那段浸透血淚的歷史,記住先輩們付出的巨大犧牲,珍惜這用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讓這份不屈的抗戰(zhàn)精神,永遠成為我們血脈里的力量,激勵著我們一代代人,在各自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編輯:黃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