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楊榮國 通訊員 姚鵬杰 文/圖
8月11日,省級勞模李青山受西洞庭田間學校的邀請,和種糧大戶們一道走進農田,就再生稻的長勢、田間管理等要點傳授經驗,指導他們解決生產中碰到的問題,為水稻種植提質增效“把脈問診”,受到種糧大戶們的歡迎。
“再生稻作為一種‘一種兩收’的高效種植模式,能夠顯著提高稻田生產效益,但同時也面臨著田間管理復雜和自然災害風險高的挑戰(zhàn)?!崩钋嗌揭痪浜唵蔚拈_場白,瞬間將種糧大戶們的好奇心和求學心理拉滿。
李青山蹲下身來,一邊查看地里再生稻的長勢一邊介紹,選擇適合再生稻種植的品種是成功的第一步,優(yōu)良的再生稻品種應具備再生能力強、生育期適中以及抗逆性好等特點?!吧a中廣泛推廣的優(yōu)質高產品種如‘深兩優(yōu)5814’‘豐兩優(yōu)香1號’等表現良好。田塊選擇上,優(yōu)先考慮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的稻田,避免漏水田和易旱田,為再生稻創(chuàng)造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崩钋嗌皆捯魟偮洌磉厧孜环N植戶頻頻點頭。
“促芽肥是再生稻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崩钋嗌嚼^續(xù)說道,在頭季稻收割前10天至15天施用,每畝施尿素10公斤至15公斤或復合肥10公斤至15公斤,促進稻樁上休眠芽的萌發(fā)和健壯生長。此時施肥要注意田間保持淺水層,以利于肥料吸收,同時避免高溫時段施肥造成葉片灼傷。
頭季稻的收割時機和留樁高度直接影響再生季的產量。最佳收割期為頭季稻8.5成黃熟(蠟熟期至黃熟期),此時稻谷已基本充實而植株仍有一定活力。留樁高度以保留倒兩節(jié)、30厘米至35厘米為宜,最好保留3個腋芽,這樣的高度既能保證足夠的再生芽數量,又能獲得較強的再生勢。收割后要及時清除田間稻草,扶正傾倒的稻樁,避免稻草覆蓋影響再生芽萌發(fā)。再生季的水肥管理需要根據再生稻生長特點進行精確調控,既要滿足再生稻快速生長的需求,又要避免過度生長導致抗逆性下降。
“再生稻生長期間易受多種病蟲害威脅,需要建立‘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體系,重點防控關鍵時期的病蟲害。高溫是影響再生稻產量最重要的氣象災害之一,特別是在抽穗揚花期遭遇高溫會導致結實率大幅下降,必須采取積極的防御措施?!崩钋嗌皆谔锕∩线呑哌吥托牡刂v解。
李青山結合自身經驗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在場的青年農民對再生稻栽培技術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真正將課堂延伸到了田間,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李青山表示,再生稻的田間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從頭季稻生長階段就開始規(guī)劃,通過精準的水肥調控和科學的農事操作,為再生季的高產奠定基礎。
參加活動的青年農民表示,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實用,既有技術干貨,又看得見摸得著,收獲頗豐。
“本次活動有效提升了青年農民對再生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掌握水平,為推廣綠色、高效的種植模式,促進糧食穩(wěn)產增產和農民持續(xù)增收提供了人才和技術支撐,助力我區(qū)鄉(xiāng)村人才振興?!蔽鞫赐ヌ镩g學校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