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類資質(zhì)新聞網(wǎng)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常德 > 正文
“電騾子”的56次“回家”路
時間:2025-07-21
來源:常德日報·常德融媒客戶端
分享到:

常德日報記者 蔡文龍 通訊員 段園園 易長龍 文/圖

入伏首日清晨,石門縣壺瓶山晨霧未散,一片朦朧。一支身著紅馬甲的隊伍已沿著蜿蜒的山路行進。這是國家電網(wǎng)湖南電力東方紅(電騾子)共產(chǎn)黨員服務(wù)隊第56次前往剩頭皮膚病療養(yǎng)院的路程。

“漆師傅,今天又不過節(jié),你們怎么也來了?”剛進院門,皮端秀老人就認出了走在最前面的壺瓶山供電所網(wǎng)格服務(wù)班班長漆紹英。

漆紹英笑著舉起手中的西瓜:“皮姐,最近高溫天氣,我們跟你們送點西瓜來解暑,包甜!”

隊員們熟門熟路地分頭行動。這邊,漆紹英站在配電箱前,仔細檢查每一處線路接頭;那邊,一名女隊員正麻利地收拾著老人們的房間。院角的石凳上,“電騾子”李想握著龍坡一的手,仔細詢問著最近的身體狀況。

“他們來了就干三件事:修電、打掃、陪說話。”療養(yǎng)院負責人龔春波向我們展示了一本特殊的臺賬,上面詳細記錄著服務(wù)隊17年來的每一次到訪:2008年第一次來院,2012年幫老人更換了所有床上用品,2021年完成了村里第二次的網(wǎng)改……最近的一條記錄是“2025年7月18日,‘電騾子’們帶長沙的博士醫(yī)療團隊來為老人們做了健康體檢”。

“最開始,有些年輕隊員心里也打鼓?!逼峤B英回憶道。但看到老人們的處境后,所有顧慮都化作了行動?,F(xiàn)在,隊員們不僅會定期上門,逢年過節(jié)還會自發(fā)組織捐款捐物。

陽光灑在院子里,隊員們和老人們圍坐在一起切西瓜。皮端秀老人顫巍巍地把最大的一塊遞給漆紹英:“你們比親兒女來得還勤快?!睌?shù)據(jù)顯示,17年來服務(wù)隊累計集體上門送溫暖56次,幫助解決用電問題130余個,捐贈物資價值超35萬元。

臨別時,漆紹英和老人們說“中秋節(jié),我們還會來,陪你們過節(jié),吃缽子菜?!边@支從壺瓶山供電所最初的搶修突擊隊起源的共產(chǎn)黨員服務(wù)隊,如今已發(fā)展到26人,服務(wù)范圍也從電力維修擴展到生活幫扶等公益服務(wù)。

正午時分,紅色的馬甲漸漸隱沒在山路盡頭。但老人知道,過不了多久,這些“電騾子”又會馱著溫暖和光明,再次回到這個被大山環(huán)抱的家。

【記者手記】

在采訪中,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每位隊員的工作包里都備著一副老花鏡。問及緣由,他們說:“有些老人眼神不好,幫他們讀信、穿針用得著?!被蛟S,正是這些細微處的用心,讓56次的重復(fù)有了溫度,讓17年的堅持成為了習(xí)慣。


編輯:湯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