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類資質新聞網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 > 正文
詩豪劉禹錫的后半生:靠什么低谷逆襲,成就一生高光?
時間:2024-11-11
來源:常德日報·常德融媒客戶端
分享到:


他,十九歲闖入長安文藝圈

二十二歲,登進士第、宏詞科

二十四歲,登吏部取士科

達成連登三科的罕見成就

成功入職大唐公務員系統(tǒng)

這就是大唐“詩豪”劉禹錫的前半生

開局即巔峰,那么他的后半生又將如何呢?

永貞元年

朋黨之爭日漸激烈

彼時朝野大亂

一場節(jié)制藩鎮(zhèn)、抑制宦權

革除弊病的改革一觸即發(fā)

但最終宣告失敗

支持革新的劉禹錫

被貶為朗州司馬

朗州,古武陵郡。

有宋一朝,改名常德

便是今日的湖南常德。

被貶南蠻,有人就此一蹶不振

而有人卻堅信“逆風翻盤”

劉禹錫就是在這里開啟了“詩豪”之路

將十年低谷轉為一生高光

激發(fā)詩情

常德,是一片激發(fā)詩情之地

前有屈子見風騷

后有陶潛書桃源

詩才蓋世的劉禹錫以逐臣身份

來到這遷客騷人薈萃的沅水之畔

堪稱中國詩歌史上的又一奇遇


一落千丈的政治命運

讓這個被政壇邊緣化的文人心有不甘

多次上書無果的他

只能寄情常德山川風物

常德挾武陵、雪峰之雄風

山川動人

含云貴、三苗之詭麗

民俗迷眼

抵達常德后

劉禹錫便開始“打卡”各處山川名勝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桃花源記》

他登上桃源山的最高處,縱目遠眺

草色接湖色,遠岸連霞光

在自然的遼闊與壯美面前

個人的愁苦也不算什么了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翛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中唐時期的常德

尚屬西南蠻夷

這里的人們重淫祀、盛巫風

與中原迥異的民俗

令劉禹錫耳目一新

他改造巫儺唱詞不雅之詞

開創(chuàng)一個新的詩體——“竹枝詞”

從此,一切的月下踏歌、采菱唱和

都在中國詩歌史上

有了屬于它們的一席之地


重塑詩境

常德還是一片重塑詩境之地

我們能在劉禹錫的詩文中

看到常德文化的延伸

這些文化積淀重塑了他的詩境

改革失敗、被貶邊地

劉禹錫心中的愁苦其實從未完全散去。

桃源訪仙、竹枝踏歌

不過是他轉移憂思的手段

是德山與善卷真正點醒了劉禹錫

善卷推卻帝位,遁入德山

功名利祿是何等微不足道之物

這番醒悟徹底重塑了劉禹錫的心境

讓他多了一份

散盡千金又如何的沉穩(wěn)與豁達

劉禹錫數(shù)次登臨德山

留下頗多詩作

先生見堯心,相與去九有。斯民既已治,我得安林藪。

道為自然貴,名是無窮壽?,帀诖松?,識者?;厥住?/p>

——《善卷壇下作》

中國詩歌史上

是劉禹錫第一次把德山推介給了世人

從此,德山以其秀美絕倫的身姿

深厚的文化積蘊進入了文人的視野

成為世所公認的“德文化”發(fā)源地

照見詩心

劉禹錫初至常德,居于沅水之畔

毗鄰紀念屈原而建的招屈亭

對屈子的崇敬之心不言自明

今日,登招屈亭遠眺

沅水依舊湯湯

不過多了河街熙攘

這一派人間煙火氣

大概是劉禹錫沒有見過的

那時伴他的

只有晝夜不息的沅江

也正是這攜屈原執(zhí)著之精神東流的沅水

讓他的心再次踴躍

讓他的詩再出鋒芒

他吟出中國詩歌史上最豪邁自信的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常德,讓劉禹錫看清了此生的詩心

德山、沅水之力

終化作《陋室銘》

千古回響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銘》

那個無與爭鋒的少年又回來了

他說自己想說的話

做自己想做的事

即便再遭貶謫

也不為名利得失動搖本心

他走向了自我

徹底地、不屈地活出獨屬于“詩豪”的一生。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再游玄都觀》

常德,以它的山林氣、不屈氣

再造了劉禹錫的少年氣、英豪氣

劉禹錫亦用人生中最好的十年

游覽山川,體察民俗

留下二百余篇傳誦不朽的佳作

占他一生創(chuàng)作的四分之一

一千二百年后

常德人用一座長達三公里的詩墻

打造出一座“詩國長城”

將前度劉郎的詩情才氣與不屈豪邁

長存于此,歷久彌新!


節(jié)目介紹

《湖湘名人》是一部由湖南圖書館與知了青年聯(lián)合打造的文旅融合創(chuàng)新之作,以湖湘名人為載體,以地域為核心,通過以湖湘學子講述湖湘名人的方式,重現(xiàn)先生的輝煌瞬間,呈現(xiàn)一個自古以來就熱血倔強、獨具一格的湖湘大地。


自11月4日起

每周一和周四

9:30 文旅湖南首發(fā)

10:00 芒果TV、優(yōu)酷雙平臺閃耀上線



編輯:賴永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