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報記者 楊志英 通訊員 劉浩 文/圖 抗體介導的排斥反應是腎移植術后影響移植腎功能的常見并發(fā)癥,預存供者特異性抗體(DSA)陽性受者長期以來被視為腎移植手術的相對禁忌。近日,常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通過免疫吸附新技術等降抗體脫敏處理,成功為一例預存供者特異性抗體強陽性的“高致敏”受者實施腎移植手術,為此類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55歲的呂女士于2019年被診斷為腎功能不全,2022年病情進展至尿毒癥并開始規(guī)律血透。呂女士在常德一醫(yī)進行腎移植術前配型檢查時,發(fā)現(xiàn)其群體反應抗體(PRA)高達50%左右,且HLA抗體檢測結果顯示針對供者組織抗原的特異性抗體為強陽性,這使得尋找匹配的供腎幾乎不可能??紤]到等待合適腎臟的難度和移植后排斥的風險,呂女士曾一度考慮放棄腎移植。
2024年6月,常德一醫(yī)獲得一例志愿捐獻供腎,盡管該供腎與呂女士存在2個不匹配的HLA位點,但器官移植科主任鄧志明與主治醫(yī)師劉浩仔細評估患者狀況,結合國內(nèi)外先進經(jīng)驗,決定嘗試接受該供腎進行移植。在充分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后,于術前當日進行免疫吸附處理,隨后順利實施移植手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目前已順利出院。
近年來,常德一醫(yī)器官移植科在新技術引進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引入了Luminex流式懸浮芯片檢測技術,進行高分辨率的HLA抗原分型以及HLA抗體分析,為術前精準配型及抗體水平監(jiān)測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免疫吸附等新技術的開展,讓“高致敏”受者不再是腎移植的禁區(qū),幫助更多等待者獲得公平的移植機會及同質(zhì)化的移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