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類資質(zhì)新聞網(wǎng)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題新聞 > 正文
【發(fā)現(xiàn)·鄉(xiāng)村】“兩把刷子”謀幸福
時間:2023-09-18
來源:常德日報·常德融媒客戶端
分享到:

常德日報記者 楊榮國 通訊員 李香靈 文/圖

“他是我們周邊最有名的漆匠,人勤快又實在,家里有刷油漆的活交給他,我們都放心!”近日,記者來到澧縣金羅鎮(zhèn)界溪河村尋訪脫貧戶周書炎時,村民們豎起大拇指不停地夸贊。

走進(jìn)周書炎家中時,記者發(fā)現(xiàn)他家里的小洋樓寬敞明亮,周圍還帶著一個寬敞的院子,時不時傳出一陣陣雞鳴聲,顯得格外清幽……

周書炎工作照2.jpg

“幸虧了漆匠這個手藝,如今我們一家靠這門手藝過上了好日子!”周書炎熱情地迎了上來,“這房子是前兩年新修的,家里的家具也全是新買的!”周書炎自豪地說。

“荒年餓不死手藝人。”沖著這一點,當(dāng)年20歲的周書炎跟師傅向多清拜師學(xué)藝,苦練技藝。多年之后,周書炎也已經(jīng)成了老漆匠。“在你們的記憶里,鄉(xiāng)村漆匠的形象是不是一年四季都穿著油跡斑斑,上面涂抹著各種顏色、多種圖案的‘花’衣服,一只竹篾簍,里面裝著吃飯的家伙?”周書炎笑嘻嘻地問。

周書炎做漆匠學(xué)徒時,正是鄉(xiāng)村匠人出外務(wù)工的高潮期,周書炎也同樣加入了“打工”的大軍?;貞浧鸫蚬ぶ酰軙滓廊挥X得很是辛酸:“那時做漆匠,一定要人帶著,別人不帶,沒辦法接活。每天清早起來,自己就騎著破自行車,下鄉(xiāng)四處打聽哪家有木匠、磚匠做活,然后厚著臉皮去詢問要不要油漆工,只求找到一個工作崗位?!?/p>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卻又由于技術(shù)不過關(guān),總是一些墻面不平、涂料滴灑一地等小瑕疵,“當(dāng)時就怕雇主以此為由克扣工錢,結(jié)賬時只能一直低著頭不停地搓著手。好在淳樸的村民對新人很和善,一直對我很包容,很多雇主還不停地安慰我!”周書炎至今仍然很感激這些淳樸的雇主,坦言如果不是他們的包容,“或許自己就堅持不下去了?!?/p>

“漆匠要學(xué)精不容易,如果只是混口飯吃,技術(shù)含量其實是不高的,更多是苦力活,還有難聞的氣味。比如開始時,刮板是鐵皮做的,極其磨手,磨得兩只手都出血,雙手都長滿了厚厚的繭子?!敝軙渍f,做油漆工盡管苦,但是工資還算不錯。

有漆匠這份手藝的支撐下,周書炎一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勤勞肯干、為人實誠的他也完成了成家、生娃的人生大事。 

2013年,周書炎的父親檢查出癌癥,母親因為殘疾早就失去了勞動力。兩個小孩相繼出生后,妻子只能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生活的重?fù)?dān)全部壓在了周書炎一人身上。

村干部了解到他家實際困難的情況后,決定將他們一家人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名單,低保補貼、殘疾人政策、教育資助、醫(yī)療救助等一系列好的惠民政策向他們家傾斜過來。

“生活窘境雖然解決了,但是日子不是這樣過的!我是一個手藝人,絕不能躺在政策的‘溫床’上坐享其成,脫貧致富還得靠自己!”自幼好強的周書炎幾經(jīng)思索,決定還是以手藝為突破口,謀取一家人的幸福。

漆匠這門手藝入門很容易,做精很難。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藝,周書炎空閑之余不斷向老師傅虛心請教,幫扶干部也為他積極提供各類培訓(xùn)渠道,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培訓(xùn),他的手藝終于有了很大的突破。

周書炎與妻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兩人的打拼下,終于贏得了周邊村民們的認(rèn)可,漸漸在裝修圈子打拼出一些名氣。作為一名漆匠,周書炎不僅受到村民的歡迎,是在好心人的幫助下,開始攬起了裝修工程。

2017年,周書炎一家成功“脫貧”。  

近幾年來,新農(nóng)村建設(shè)如火如荼,村民們幾乎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房,油漆工程需求量大增,周書炎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經(jīng)過幾年來的辛勤努力,周書炎一家的日子也越來越好。

“我不怕吃虧,也不怕活臟,只要有活干,我哪里都愿意去。我現(xiàn)在一個人一年就可以賺到5萬多元呢!”周書炎很有成就感地說,干漆匠這行看似活兒輕,實際上也隱藏著風(fēng)險,在刷漆過程中容易損傷皮膚,患上難治的皮膚病。周書炎心里也有些許擔(dān)憂,“但轉(zhuǎn)念一想,行行都有困難,行行都不容易,自己稍微注意點,戴好口罩,多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問題不大!”

憑著自己的努力,周書炎不僅自己增收致富脫了貧,還帶領(lǐng)著村民一起增收。隨著技術(shù)水平和信譽度的不斷提高,周書炎接到的活多了起來?!耙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再說我自己掙了錢,村里貧困的人還很多,我就想著有錢大家一起賺!”周書炎誠懇地說,只要肯吃苦的村民,都可以自己的隊伍。對于想要學(xué)技術(shù)的人,周書炎也樂于教授。

“周書炎不等、不靠、不要,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致富,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精神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界溪河村村干部介紹,在周書炎的帶領(lǐng)下,如今村里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漆匠團(tuán)隊,給不少村民開辟了一條新的致富途徑。

編輯:湯雅茜